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科版) /oa 内置工字形CFRP的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抗弯刚度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1 目的 研究内置工字形CFRP型材高强圆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抗弯刚度,为该类构件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设计3个CHCFHST-CFRP构件,对其进行纯弯试验;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纯弯构件数值模型,在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的基础上,分析各参数对构件抗弯刚度的影响;并且推导了适用于纯弯构件的抗弯刚度和挠度计算公式。结果 试件均未出现断裂,钢管也未产生局部鼓曲,卸载后纯弯段有明显回弹;随着混凝土强度、钢管壁厚和型材尺寸的增长,构件抗弯刚度略有增长;与未配置CFRP型材的构件相比,配置CFRP型材后构件的抗弯刚度有了明显的增长。结论 试件整体呈弯曲破坏模态,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能力;利用笔者推导的公式得到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公式可用来计算此类构件的抗弯刚度与挠度。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385 394 1934329 李帼昌,张雪芳 双层索系柔性光伏支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2 目的 研究双层索系柔性光伏支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与动力响应。方法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展双层索系柔性光伏支架结构的静力性能、动力特性、动力响应和风振系数分析,探究了跨度、横向连接系间距以及挠度限值等影响因素对支架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 结构的风振响应随着跨度的增加而增大;结构跨中挠度及上层索索力随横向连接系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增大上层索预应力可以减小结构的动力响应,而下层索预应力过大会导致结构的风振响应增大。结论 通过研究给出了双层索系柔性光伏支架结构的风振系数取值范围以及上、下层索的初始预拉力设置建议,可以为其结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395 403 3127604 袁焕鑫 宋薏铭 杜新喜 王若林 马文勇 行波激励下单层单跨结构地震响应解析解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3 目的 研究地震波中频率成分对小跨度结构响应行波效应的影响,以探究小跨度结构地震行波效应的产生机理。方法 给出地震行波激励下单层单跨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使用相对运动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推导地震行波激励下屋面绝对位移和柱剪力的解析解,分别研究低频成分丰富和低频成分不丰富地震波激励下的峰值柱剪力。结果 地震行波激励下柱剪力解析解不仅与时间延迟有关,还与结构基频和激励频率比值的平方有关;对于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激励下峰值柱剪力大于一致激励下峰值柱剪力;相反,对于低频成分不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激励下峰值柱剪力要小于一致激励下峰值柱剪力。结论 结构响应地震行波效应除取决于时间延迟外,还取决于地震波中的低频成分;在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波激励下,小跨度结构会产生行波效应,且低频成分越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效应越显著;在低频成分不丰富的地震波激励下,不会产生行波效应。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404 413 1401018 李文博,刘铁林 基于ANN的RECFST短柱轴压承载力预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4 目的 针对相关设计规范和文献在计算圆端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上的局限性,开发高精高效的轴压承载力预测模型。方法 首先,基于国内外已有的RECFST短柱轴压试验研究结果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通过验证;其次,基于Python脚本批量生成有限元模型,建立涵盖广泛输入参数的数据集;然后,利用数据集开发高精度的ANN模型并与相关规范和文献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基于ANN模型开发GUI图形用户界面工具。结果 ANN模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之比的平均值NANN/Nu=0.98,模型预测误差远低于相关规范和文献公式预测误差;ANN模型的均方误差KMSE=7.373 4×10-7,总数据样本回归值R=0.999 63,表明了ANN模型的有效性以及预测结果的精确性。结论 ANN模型可以准确预测RECFST短柱的轴压承载力,基于模型开发的GUI工具简便实用。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414 422 2276948 杜运兴,刁俊杰 轴力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5 目的 研究轴力和往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进行有限元模拟,并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轴压比和有无普通钢筋及普通钢筋直径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 配置普通钢筋可以提高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对刚度影响不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加,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承载能力逐渐提高,但延性变差,轴压比为0.45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发生脆性破坏。结论 配置普通钢筋可以有效改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轴压比不宜超过0.3。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423 431 1929008 杨志坚,盖常宏 密砂中单盘螺旋锚安装效应对抗拔能力影响的数值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6 目的 研究密砂中单盘螺旋锚安装过程中锚周土体变形特性及其对抗拔能力的影响,为螺旋锚基础精细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利用MatDEM软件建立密砂中螺旋锚安装及拉拔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对比标定颗粒微观力学参数,进而分析钻入和预埋两种安装方式下不同埋深和盘径的螺旋锚安装效应及上拔承载力。结果 当H/dw≤10时,钻入安装的极限上拔力较预埋低,当H/dw10后,安装方式带来承载力差别不再随埋深增加而增加;随着盘径增大,两种安装方式下螺旋锚的承载能力均表现出增大的趋势,钻入方式下的Qut比预埋下的Qup降低量从33%增至53%,预埋方式螺旋锚的承载能力高于钻入。结论 钻入安装螺旋锚的上拔承载力低于预埋方式的承载力,但当埋深比超过10后,安装扰动对承载力的影响随着深度变化很小;随着盘径增加,安装扰动对极限上拔承载力的影响增大,相较于埋深变化带来的安装扰动差异,盘径变化带来的影响更明显。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432 440 1727493 陈榕 刘虎 郝冬雪 刘赵果 高强螺栓工字钢连接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7 目的 提出一种以高强螺栓工字钢连接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连接方法,研究该节点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节点的受力过程,研究后浇混凝土强度、节点区长度、工字钢翼缘厚度等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 与现浇结构相比,新型节点承载能力更高,其屈服荷载和峰值荷载相较于现浇试件的屈服荷载和峰值荷载分别提升2.08倍和2.64倍;提高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节点区的长度对承载能力影响较小;提高工字钢翼缘厚度、工字钢屈服强度,节点的承载能力提高较明显。结论b采用高强螺栓工字钢连接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连接结构满足承载力要求,且工字钢翼缘厚度、工字钢屈服强度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大。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441 449 2284788 李明,李毅博,谢可可 双不锈钢管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柱轴压试验及承载力计算模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8 目的 研究双不锈钢管约束海水海砂混凝土柱(DSTSCC)试件的轴压性能、破坏形态和轴压承载力计算模型,为该类构件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提供试验和理论研究参考。方法 对24个DSTSCC试件进行轴压试验,分析外管壁厚、芯管壁厚和芯管直径等参数对其破坏形态、应力-应变曲线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 双不锈钢管约束试件的破坏形态以腰鼓型破坏为主;由于不锈钢受拉本构无明显的屈服台阶,可以持续地约束核心混凝土,试件应力-应变曲线无明显的下降段,表现出较好的延性特征;随外管壁厚增大,轴压承载力可提高6%~25%;随芯管壁厚增大,轴压承载力可提高3%~20%;随芯管直径增大,轴压承载力呈现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 基于试验破坏机理分析和理论分析,所建立DSTSCC试件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模型与试验数据验证表明,所建立公式相较于既有承载力计算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450 460 1920496 郑开启 周思源 魏洋 白学洋 王天杰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09 目的 研究不同缺陷构配件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承载性能的变化,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布置、构配件的搭配及使用提供指导,以预防和减少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坍塌事故。方法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考虑构配件缺陷对三种搭设参数模板支撑体系承载性能的影响,随机取线性屈曲分析中一阶屈曲承载力的0.1%~0.2%作为假想水平力,对构配件性能缺陷进行有限元分析,探究不同搭设参数下支撑体系承载力及失稳模式。结果 SPR对承载力的影响大于D和t,并且双因素耦合对承载力的影响大于单因素。立杆步距的变化对支撑体系承载力的影响大于立杆间距。随着影响因素耦合数量的增加,步距对支撑体系承载性能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大。结论 支撑体系搭设过程中将存在缺陷的构配件使用时分散排布,可以防止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失稳倒塌。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461 469 2821872 陆征然 于珈郦 路林翰 林志浩 孙杨 玄武岩筋混凝土桥面铺装试验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10 目的 研究玄武岩筋替换桥面铺装层中传统钢筋的抗弯性能,为该类加铺玄武岩筋混凝土铺装层提供参考。方法 笔者制作了7根玄武岩筋混凝土桥面铺装试验梁和3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对其进行四点加载试验,研究钢筋直径、数量以及铺装层厚度等对试验梁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 只改变铺装层纵筋类型,铺装层纵筋为玄武岩筋的矩形梁屈服荷载提高了1.23%~8.96%,抗弯承载力提高了0.6%~2.65%;相同筋材类型,随着钢筋直径增大到10 mm,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提高了13.86%,玄武岩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提高了16.17%;铺装层纵筋数量的改变,对梁的开裂荷载、抗弯承载力的作用较小;只增加铺装层厚度,玄武岩筋混凝土桥面铺装试验梁开裂荷载最大提高了50%,屈服荷载最大提高了14.47%,极限荷载最大提高了11.43%。结论 在一定的铺装层厚度和纵筋根数条件下,将铺装层中玄武岩筋代替普通钢筋,不仅可以发挥玄武岩筋抗腐蚀的特点,还能提高抗弯承载力。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470 477 1723488 张海 李彩芸 赵子豪 张伟 翅片增强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蓄热性能模拟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11 目的 为解决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中存在的蓄热时间过长等问题,探究该装置蓄热性能的优化措施。方法 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添加不同体积分数、厚度和高度翅片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翅片体积分数为15%,厚度为8 mm,高度为14 mm时,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蓄热时间缩短最显著,可缩短46.97%。 结论 翅片的添加对相变储能单元的熔化具有促进作用,通过优化翅片体积分数、厚度和高度参数,可以提高空气式相变储能装置的蓄热性能。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478 485 1408721 冯国会,马天娇,赫娜 分布式耦合空间对多功能厅堂音质影响的模拟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12 目的 探究分布式耦合空间对多功能厅堂音质的影响规律,以改善多功能厅室内声环境。方法 以东北大学多功能厅为例,先对该厅堂的基础数据进行调研分析;然后利用Odeon软件建立分布式耦合空间模型,并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可行性;分析耦合空间的材料、构造和耦合面面积对声能衰减度和混响时间的影响;最后,设置两种模拟工况来优化改造方案。结果 主空间声环境得到优化,主空间混响时间降低约30%,语言传输指数提升至良好水平。结论 在保证原建筑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利用分布式耦合空间可以调节主空间声环境,主空间音质效果提升良好,为多功能厅声环境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486 494 2104379 张九红 王敏琦 马鸣霄 朱国风 湿热风缓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对风环境的影响效应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13 目的 综合解析湿热风缓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对风环境的影响效应。方法 基于田野调查,利用CFD软件对聚落整体和聚落建筑的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选取凤台村3栋典型三合院,分析不同长高比和宽高比对聚落空间风环境的影响。结果 在聚落整体街巷结构与建筑密度的综合影响下,凤台村冬季的聚落空间风速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夏季的聚落空间风速呈由村口向东北方向的递增规律,聚落整体风环境良好;模拟分析得出聚落建筑吊脚干栏的最佳空间形制:宽高比为6,长高比为7.2。结论 聚落空间风环境受到街巷结构与季节主导风、建筑形态与密度的综合影响,传统聚落空间形制体现了对区域风环境的高效适应,以及对局部微气候的有效利用,建议在进行聚落保护规划与地域建筑设计时应遵循此空间形制特征。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495 504 2810512 徐辉 夏海松 董莉莉 刘天琪 10 ℃条件下纳米C-S-H掺量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14 目的 探究10 ℃条件下不同掺量纳米C-S-H对水泥早期水化进程及强度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早强剂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溶液共沉淀法制备纳米C-S-H悬浮液,将其掺入到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在10 ℃条件下进行养护,分析其对水泥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XRD、TG等检测手段分析水泥的水化进程及对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 掺入0.05%纳米C-S-H,可使水泥初凝时间缩短9.9%,终凝时间缩短10.4%;24 h时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34%和33.5%。纳米C-S-H的掺入造成水泥3 d抗折强度略有降低。水化产物中Ca(OH) 2质量分数在12 h、16 h和24 h时较参比样分别提高了17.6%、21.3%和29.6%。结论 在10 ℃条件下,纳米C-S-H的加入能够有效促进C3S和C2S的水化过程,形成更多的水化产物,从而缩短水泥凝结时间,提高24 h内水泥砂浆强度,28 d强度没有显著降低。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505 512 2068043 房延凤 惠一心 尚小朋 丁向群 佟钰 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15 目的 确定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佳制备工艺,解决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随存放时间延长保塑性下降的问题。方法 以丙烯酸(AA)、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及次亚磷酸钠(SHP)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得到了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水化热、SEM、XRD等测试方法,研究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结果 当聚醚单体分子量为3 000、酸醚摩尔比为5∶1、起始反应温度为15~20 ℃时,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及保塑性最佳。结论 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在分散性及保塑性方面均优于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型减水剂;加入稳定剂后,碳六型聚羧酸减水剂的保塑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513 520 1418420 许峰,牛德民,房延凤,马健岩 季冻区OGFC沥青混合料车辙预估模型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16 目的 研究季冻区OGFC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建立车辙预估模型,推广OGFC沥青混合料在季冻区的应用。方法 采用车辙试验系统进行车辙试验,分析轴载作用次数、试件高度、温度、抗剪强度、冻融循环次数对OGFC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的影响;基于经验法建立季冻区OGFC沥青混合料车辙预估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模型参数,对建立的预估模型进行室内试验验证以及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 各影响因素与车辙深度呈现幂函数关系,冻融循环作用加速车辙形成,室内试验实测车辙深度与模型预估的车辙深度相对误差为0.11%~9.81%。[HTH]结论 [HTK]经验法建立的季冻区OGFC沥青混合料车辙预估模型预估精度较高,预估模型误差受试验条件和材料参数影响,其中材料参数影响较明显。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521 528 1720557 于保阳 刘云亮 齐琳 聚氨酯-泡沫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17 目的 制备一种具有可恢复阻尼机制的聚氨酯-泡沫铝(PU-AF)减震复合材料,研究PU-AF减震复合材料的阻尼机制,泡沫铝体积质量对PU-AF静态压缩力学性能、吸能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制备的PU-AF复合材料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单调循环压缩试验,由应力-应变曲线研究复合材料的阻尼机制和吸能性能。结果 当泡沫铝体积质量为0.70~0.85 g/cm3时,在相同应变值下,随着泡沫铝体积质量的增加,PU-AF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均增大。吸能效率在应变为30%以后有所降低,最佳吸能效率对应的应变为25%~35%。结论 聚氨酯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应变恢复率;PU-AF是一种很好的减震复合材料。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529 535 905278 刘运学,贾旭,范兆荣,谷亚新,王晓丹 铁尾矿-钢渣-锂渣混凝土耐酸侵蚀性能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18 目的 在混凝土中掺入铁尾矿、钢渣、锂渣,分析混凝土的耐酸侵蚀性能,实现铁尾矿、钢渣、锂渣高效资源化利用。方法 将铁尾矿、钢渣、锂渣作为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铁尾矿碎石和铁尾矿砂作为粗、细骨料制备混凝土;对制备的混凝土标准养护28 d后进行为期60 d的酸侵蚀试验;通过改变水胶比和水泥替代率分析其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及侵蚀深度,利用MIP、SEM探究铁尾矿-钢渣-锂渣混凝土耐酸侵蚀的机理。结果 掺入铁尾矿、钢渣、锂渣可以降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和侵蚀深度;其中掺量为30%时,质量损失率为0.12%、抗压强度损失率为-7.8%、侵蚀深度为0.6 mm,均达到最低值;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和侵蚀深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升高。结论 铁尾矿-钢渣-锂渣混凝土中铁尾矿、钢渣、锂渣发挥的填充作用和与水泥发生的二次水化反应使混凝土体系更加致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酸的侵入;同时,二次水化消耗了易与酸反应的CH,生成了更稳定的C-S-H凝胶,表现出更好的耐酸侵蚀性能。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536 544 2762389 张延年 刘安稳 汪青杰 于洋 刘文亮 一种复杂曲面的精密测量逆向与误差评定方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19 目的 研究叶片类零件精密测量、逆向与误差评定方法,为该类零件的精密加工提供数字化误差分布模型。方法 针对接触式测头存在的空间径向偏置问题,基于四点标定法,建立空间数学模型,完成工具中心点(TCP)的标定;针对叶片点云分布散乱、无序等问题,提出基于多级B样条插值方法,进行叶片三维点云的曲面重建;最后基于迭代法,对叶片误差进行精确评定。结果 对测量所得叶片点云,基于多级B样条与控制网格差异化细分的重建算法可以重建出高保真的连续曲面;误差评定算法可以完成测量结果与设计模型之间不小于0.01 mm的误差计算并得到分层分区的误差可视化云图。结论 机器人接触式测量系统可以对叶片类复杂曲面完成高精度测量,采用基于B样条的三维重建算法可以快速的重建出叶片三维曲面;笔者提出的误差评定算法可以进行高精度叶片点云的误差计算,其分层分区结果对于叶片抛磨精加工阶段具有指导意义。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545 553 1689749 祁若龙 豆文强 张珂 李论 石怀涛 基于交叉耦合的四足机器人Trot步态控制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20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单神经元PID与交叉耦合的联合控制转速的方法,提高少自由度四足机器人行走机构实现Trot步态时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方法 通过分析行走机构的结构特点和控制需求,针对行走机构转速控制进行方案设计;对单个行走单元的驱动提出基于单神经元PID算法的控制策略,并在对角两个行走单元的控制系统之间引入交叉耦合控制策略,通过Simulink平台对以上控制方法进行控制仿真并进行实体实验验证。结果 基于单神经元PID算法的控制方法比传统控制方法的转速调节时间提高了31.2%;采用单神经元PID算法与交叉耦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时,同步转速偏差波动幅度降低了28%。结论 采用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和交叉耦合控制策略能实现运动的精确控制,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且两个行走单元能更好地同步协调运转,增强了该机器人的运动平稳性,确保了Trot步态的稳态运行。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554 562 1102521 罗继曼,马思源,肖雅心,刘丰源,宋玉成 基于AHP-TOPSIS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适宜性评价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21 目的 筛选出适应性强、处理效果好的植物,用于解决困扰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选种难题。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以生态适应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为准则、下含8个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建立判断矩阵,并对其构造进行改进,通过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筛选出最适合的修复植物;把该模型用于沈阳结果 构造的改进判断矩阵评价误差更小;通过计算发现,在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工程中,耐旱性是影响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筛选结果表明,狼尾草等适合用于该场地的植物修复,接近度为0.838,去除率可达82%。 结论 该植物筛选模型能综合考虑各评价指标的影响,可以客观、准确地筛选出修复植物。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563 569 536991 潘俊,王兴作 基于响应面法的微电解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苯酚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322 目的 优化微电解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处理苯酚废水体系的工艺条件,提高废水处理效果。方法 构建微电解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体系,采用响应面法分析过硫酸盐浓度、初始pH值和反应温度对苯酚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使用模型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三个因素对苯酚降解率均有较显著影响,显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温度、过硫酸盐浓度、初始pH值;模拟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过硫酸盐浓度为15.98 mmol/L、初始pH值为2.78、反应温度为74.73 ℃,并且模拟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非常接近。结论 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微电解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苯酚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与降解率。 2024年06月11 00:00 2024年第3期 570 576 1306505 胡俊生,李嘉宝,王海曼,张添淇